90后外賣員 趙彬
90后河南小伙趙彬從2018年開始在武漢送外賣。五年前,趙彬買了臺相機
每天一邊送外賣,一邊拍武漢街頭的人、拍新鮮的事。他用相機記錄城市的發展,人們的生活。在他的鏡頭下,有著無數讓人感動的片段,有醫護人員辛苦工作、有互相幫助的武漢市民......他是平凡的外賣送餐員,但他熱愛生活。他表示,疫情來了,但生活依然有保障。不管是點餐的顧客還是小區物業值班的師傅,只要他們有需求,我就要堅持送餐,也算我給武漢抗擊疫情盡一份力。
倉管員 李星澤
他叫李星澤,97年出生,初次接觸過物流行業后,就立志在這行長遠發展。對一個從小到大沒吃過苦,沒受過什么大累,連家務都很少做的95后來說,做快遞員讓他感覺既新鮮又忐忑。李星澤笑著回憶:記得第一個分到服務的區域是沒有電梯的居民樓,正值冬天,外面真冷啊,但抱著幾個箱子樓上樓下那么跑,跑幾趟就出汗了,身上熱得跟火爐一樣。”那個月,李星澤瘦了五六斤,但他跟自己說,“都是打工的,別人都能做的事,咱也行。”有歲數大客戶表示腿腳不方便,李星澤就幫他把其他快遞一起搬上樓。看到客戶家門口有垃圾,送完快件隨手就幫忙扔掉。在做快遞員過程中,李星澤靠著自己的耐心和責任心,積累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批好評。從快遞員到如今的倉管員,短短幾個月,這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嘗過一線的苦,也憑自己努力獲得認可的甜。
在抗疫期間,醫護人員和環衛職工處在防疫第一線,便利蜂通過捐贈價值20萬元的愛心餐,更好為他們補充營養和體力,以更好迎戰疫情。在疫情期間,便利蜂捐贈首批2000份愛心餐,并及時送達北京市302醫院以及海淀區環衛職工手中。同時在北京市溫暖基金會的幫助下,便利蜂向北京市海淀區、朝陽區環衛職工捐贈牛奶和面包各1500份,助力非常時期首都的疫情防控工作。
員工捐贈愛心餐
在抗疫期間,醫護人員和環衛職工處在防疫第一線,便利蜂通過捐贈價值20萬元的愛心餐,更好為他們補充營養和體力,以更好迎戰疫情。在疫情期間,便利蜂捐贈首批2000份愛心餐,并及時送達北京市302醫院以及海淀區環衛職工手中。同時在北京市溫暖基金會的幫助下,便利蜂向北京市海淀區、朝陽區環衛職工捐贈牛奶和面包各1500份,助力非常時期首都的疫情防控工作。
外賣員 李默
某日下午,剛剛取完餐的外賣員李默路過遼寧省鐵嶺市某購物中心門前,發現兩人發生爭執,女孩說男子偷了她的錢包。外賣員李默迅速下車走向該男子。此時,男子想要逃離現場。李默迅速反應,牢牢抓住男子,并將他放倒在地上。
男子還想趁亂反抗逃跑,外賣員李默一記“過肩摔”,再次將男子按倒在地,女孩從該男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錢包。等到民警趕到現場,調取附近的監控視頻后,確認該男子的確是在附近購物中心門口偷了該女孩的錢包。外賣員李默說:“遇上這種事,我肯定要管。哪怕對方是兩個人,三個人,我也會毫不猶豫上去把他拽住。”
快遞員 黃泳鑫
6月26日下午1時許,靈閃縣檀圩鎮靈北路一棟自建民房,一名四五歲的小男孩卡在三樓的防盜網上,情況十分危險。附近的順豐小哥黃泳鑫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,從三樓頂沿著護欄爬到二樓防盜網處,配合里面的人,成功將孩子救下。
他回憶說:“當時,小孩遇險處和我工作的地點在同一條街,距離約50米。雖然現場很多人,但都無計可施。我就邀上旁邊一名不相識的快遞小哥,一起上樓施救。 我們跑上三樓頂,沿著護欄慢慢爬到三樓的防盜網上,又從三樓爬到二樓的防盜網上站著,一人扶著防盜網,一手托住小孩。”經過一番波折,最終孩子成功獲救。
網約車司機 鄒志文
2月的一天,在鄒志文準備收工時,他接到了那天的最后一單。由于他的位置距離打車人只有兩三分鐘的車程,鄒志文提前聯系了乘客并讓她做好準備,卻意外地聽到電話另一頭的女士帶著哭腔的聲音。該乘客告訴鄒志文,她的丈夫突發心臟病暈倒在地,需要緊急送往佛山市中醫院急救。鄒志文加急趕到目的地后,及時對病人實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,待病人稍稍緩過來后迅速送往醫院,最終病人轉危為安。
鄒志文當滴滴司機已經有4年的時間,這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緊急的情況。盡管最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蔓延,大家都做足防控措施,避免與其他人的密切接觸,但鄒志文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給病人做人工呼吸,“我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,如果我再不救他,他可能就活不下來了。”
視頻/音頻